5月15日第六期国风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本场论坛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研究重点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湛中乐老师。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副所长、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秘书长,杨素娟老师。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副所长、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胡静老师。和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中国著名民间环保人,黄小山先生担任嘉宾主持。
国风论坛是沙巴体育官网-沙巴足球
分团委主办,由沙巴体育官网
学生会承办的大型系列学术讲座。此次论坛的主题是“雾霾下的冲突”。
图:嘉宾讨论环境现状
在简短的主题介绍后,湛中乐老师首先发言,针对当前雾霾席卷中国的现状,他尖锐的指出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矛盾关系,建议高层决策者反思当前的政策,并且提出经济发展应“再慢一点,步子再稳一点”。 接下来老师谈到环境问题的自身特性,“治理雾霾需要社会的通力合作”。湛中乐老师从立法、执法、司法、国际合作等角度介绍了雾霾治理的协调配合。并进一步指出环境治理中政府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公民的参与,因为政策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全民守法意识。
随后胡静老师就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做了精彩的发言。胡静老师认为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在于发展经济的代价与环境成本的不平衡,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环境成本的考虑。他进一步指出了目前《环境法》通过环境成本引导企业行为的立法目的。
图:嘉宾精彩发言
然后杨素娟老师针对目前环境治理的相关措施做了介绍。通过对日本治理环境经验的分析,老师建议:在研究环境政策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政策与标准的一一对应。杨素娟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解决环境问题绝非一劳永逸,雾霾天气的治理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
接下来黄小山先生就几个相关案例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针对“邻避”原则的讨论,各位老师纷纷提出了可行性意见。湛中乐老师认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十分重要。 在这一过程中应避免政府无法作为或政府漠视群众利益的极端情况,而这需要与民众形成良性的互动和沟通。胡静老师认为该问题的实质是“科学与民主的冲突”,而解决“邻避”问题应该加强政府的相关补偿,主要体现在公共事业上的投入,建立双层表达机制等方式。杨老师对前两位老师的观点表示了认同,她更强调了破解邻避效应的关键在于民主决策与科学管理,而民主决策与科学管理的关键是信息公开。
老师们的精彩发言获得了台下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随后进入了令人期待的师生互动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踊跃提问,各位老师都一一做出了解答。
图:嘉宾耐心解答同学疑问
第六期国风论坛于晚九时左右圆满落幕,本次论坛将视角置于时代大局,紧贴雾霾天气与环境治理这一时政热点,各位嘉宾从法律的角度对雾霾治理进行了深度解读,通过与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和比较,为雾霾的治理提供了独特视角。加深了同学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使法大学子受益匪浅。
撰稿:侯媛
摄影:丁慧姿